記者近日從中衛市住房保障中心獲悉,中衛市以幫助困難群眾實現“住有所居”為目標,近年來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全市已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近4萬套。
今年74歲的陸中國,患有腦梗,收入依靠養老金。2年前,他在中衛市沙坡頭區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區宜居家園A區申請了1套55.51平方米的公租房。去年,他患重大疾病,個人自付醫藥費1萬多元。近日,中衛市住房保障中心工作人員將他個人承擔的醫藥費從可支配收入中扣減后,他符合廉租房保障條件,所居住的公租房被調整為廉租房,租金每月45.6元,僅此一項,一年可節省房租2838元。
“小區距離醫院很近,交通也方便,社區還有‘老年飯桌’,每年房租根據我就醫的花費動態調整。這樣的政策很暖心。”陸中國說。
2008年以來,中衛市建成公租房38565套、211.54萬平方米,已分配入住34756套,切實解決了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人員及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問題。
中衛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李建明介紹,為了發揮公租房“兜底性”保障作用,中衛市降低住房保障門檻,將更多住房困難家庭納入住房保障。其中,對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的住房困難家庭,實行人性化動態收費,并簡化流程;對年齡偏大且無固定收入的城鎮住房困難家庭實行告知承諾制,不再要求提供收入證明等。
為解決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線務工人員住房問題,中衛市為青年發放購房補貼373.86萬元,并降低公租房申請門檻,新就業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只要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養老保險即可申請公租房。目前,已為1732名新就業青年分配公租房,為168名全職引進的博士碩士每人發放1萬元安家補助。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保租房模式,重點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創業或靈活就業人員的住房問題,租金控制在市場同地段房租的80%以下,保障新市民、青年人安居樂業。”李建明說。 (記者 強永利)